Monday, April 30, 2012

特權和菁英統治

二○○六年初,英國首相卡麥隆剛當選為保守黨新黨魁後,首次參與倫敦外籍記者協會的活動。我站在門口迎接這位當時年僅三十九歲、竄升快速的政治之星。卡麥隆步入大門那一刻,展現的信心與態勢,令人感到微微吃驚,但同時意識到,他和當時的英國首相布萊爾間的不同在於,布萊爾顯然比卡麥隆隨和平易。   卡麥隆不經意流露出「高人一等」的氣質,在於他的特權階段出身。他無法隱藏已屬於自己血液中的一部分,「我知道,你們當中有人叫我『皇室混蛋!』」卡麥隆開口第一句便說道。他講的一點都不錯,那時,媒體都想採訪這位可能成為英國未來首相的政治明星,但除了極少數媒體外,幾乎所有的人都嘗到閉門羹。而卡麥隆那時,不過是個在野黨黨魁,姿態高的令人氣得牙癢,南歐同業索性給父系與英國皇室有血源關係的卡麥隆一個新封號:皇室混蛋。   當時,駐在倫敦的國際媒體同業,對於卡麥隆是否能夠統合分裂的保守黨,成為英國首相,領導保守黨重掌執政權,基本上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廿一世紀的英國,一定不會選出一位身上流著代表社會特權的政治菁英;另一派則認定,這個世界,基本上仍是特權和菁英統治的天下,最終,卡麥隆還會如願以償。   四年後,卡麥隆在二○一○年英國大選中,成為英國首相。這是否表示,儘管時序已進入廿一世紀,這個世界,如果不是特權階級,至少依然是菁英統治的社會呢?   反菁英統治,真的不太容易。直到一九六○年代,英國人多相信伊頓公校、牛津和劍橋大學是培養領袖的搖籃,而在大西洋彼岸,哈佛大學則是另一個孕育政治菁英的場所。一九六○年代後,唯材適用似乎成為新潮流,取代傳統由著名學府出身的統治菁英,未擁有大學學歷的前英國工黨首相卡拉漢,即是這段期間的代表。   英國社會學者辛普森一九六二年出版《剖析英國》,預言英國由權貴私立學校,像曾孕育出至少八位英國首相(包括卡麥隆)的伊頓公校這樣的菁英統治傳統,將逐漸由「唯才適用」和「任人為賢」取代。可是,廿年後,辛普森重新審視,赫然發現,這個現象不但未消逝,且更深植英國社會,伊頓公校和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這些特級學校和高等學府,不僅培育英國紳士,同時繼續造就統治階層。辛普森不得不坦承,「英國仍然是個由上流菁英統治的社會」。   辛普森若再進行另一次剖析,更要感慨萬千。因為從柴契爾夫人、布萊爾到卡麥隆,三位突出且強勢的首相,無論保守黨或工黨,都是牛津大學校友。   其實,何只在英國仍由一個伊頓公校和牛津大學畢業的首相領導,看一下這次法國總統大選,筆者印象最深刻的評論之一是,法國選民批評現任法國總統薩科奇是個「沒有文化」、「不看書」的總統,有人則直截了當的說,薩科奇的「政治血統不純正」,因他不像法國其他領袖多由培育法國政治菁英的巴黎「國家行政管理學院」(ENA)出身。據說,ENA通常與思考和讀書聯結在一 起。而可能在五月六日法國大選第二輪投票中,被推上法國總統寶座的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則是巴黎「國家行政管理學院」校友。   再看一下今年美國大選。兩位競逐美國總統的候選人,現任總統歐巴馬和共和黨候選人羅穆尼,也都是哈佛高材生。   英國的劍橋大學,從一九三○年代後,雖未在英國本土培育出任何首相,但卻培養許多知名外國政治領袖,包括擁有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頭銜、二○○九年才連任成功的現任印度總理辛格在內。   這些現代政治菁英形象,溫文儒雅、自信,並維持健康的體態和運動習慣。如果你還可以想起另一位國家領袖的話…,對了,那就是有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的馬英九總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