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30, 2013

圣墓教堂

苦路第十至十四站所在地——著名的圣墓教堂。 由于宣扬平等博爱的基督教影响越来越大,到4世纪,君士坦丁大帝时的东罗马帝国完全接受了基督教。 4世纪初,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海伦娜巡游至耶路撒冷,住了7年,考证确定了圣诞、圣墓等耶稣遗址, 下令在耶稣蒙难和埋葬处,建造一座教堂,即圣墓大教堂。 大教堂里人山人海,挤满了来自亚洲、美洲,东欧等地的信友,络绎不絶的人潮,掩饰不住对圣地的虔诚与感伤。 圣墓教堂内,十至十一站是位于二层楼的2幅大油画: 犹太先知亚伯拉罕祭献儿子以撒和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十至十一站分别是耶稣被剥去衣服和钉上十字架的地点。 十二站是耶稣死亡地,矗立着那著名的耶稣遇难十字架雕塑。 进入圣墓教堂,我们右转踏上楼梯,就奔向了当年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各各他山(Glogotha,或称骷髅地,Calvary)。 开始感到不解,为何二楼就成“山”了,后来知道这边算是耶路撒冷的一个高处, 建教堂之前,当年的占领者罗马人选择地势高的地方处死犯人,当年人们是爬山,现在山没了,就改走楼梯了。 圣墓教堂因为基督教主要分为七个教派,内部情况十分复杂, 大教堂的一部分为东正教耶路撒冷主教的主教座堂, 另一部分为天主教方济各会所有,科普特教会、叙利亚教会和亚美尼亚教会也各据堂中一部分。 第十和十一站是属于罗马天主教会, 第十二站是耶稣被竖在十字架上,然后离世的地方,却又属于希腊东正教会, 教堂内每一钉子、蜡烛、石头都登记在案,分归各个教派所有,还有些是共管区。 从教堂正门望去,前面的院子是属于希腊东正教的, 而通往前院的楼梯属于亚美尼亚教派。 关键是楼梯最后一级台阶是属于院子的延伸部分还是楼梯,两派争执从未停止,而二楼窗户外的梯子则是亚美尼亚教派近150年前放置的。 十三站,是圣墓教堂正门大厅中央一大块带着血红色斑的大理石,散发异香,是传说中耶稣遗体卸下的地点。 只见众人围着一块大理石(洗尸石板)顶礼膜拜,据说上面浸透了耶稣的血,大家争先恐后地信物放在大理石上擦拭,然后带回家供奉起来。 大理石后面墙上的壁画上详细描绘了当时的情景。 大厅原是海伦娜建的教堂遗址,如今只剩下几块马赛克地面。 往左,大厅中央便是那著名的小教堂状圣墓,是埋葬耶稣的第十四站。 贵族约瑟夫敬仰耶稣而把自己的墓地捐献埋葬耶稣。 圣墓石洞极狭小,不足2米宽。 3天后,人们在大卫王衣冠冢上面的“最后的晚餐”楼两次见到耶稣显灵,打开圣墓,发现里面是空的,认为耶稣复活了。 一走进这个神秘的地方,犹如进了迷宫,反正每个教派的教徒都识得本教派的圣地和圣物,各自前去参拜。 最拥挤的大厅就是圆形复活大厅了(Anastasis,意为“复活”),围绕Rock of Calvary的廊柱中庭, 这里是海伦娜发现的安葬耶稣的洞穴遗址,洞穴周围的岩石全被削去,圣墓则被围在一个被称为Edicule(意为“小房子”)的建筑内, 圆形大厅的穹顶直到公元4世纪末方才完工。因为队伍实在太长,便来到出口处拍了信徒们点燃蜡烛的场面, 看到墓室外43盏长明灯日夜不息地燃烧着,其中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亚美尼亚教各占13盏灯,科普特教会占4盏灯。 ——《圣地之约》在以色列实拍耶稣受难地 --------------------------------------

Tuesday, March 19, 2013

團契生活

基督徒 的 團契生活 歐思真長老 綱要(Outline): 經文:徒2:37-47 一、基督復活後發生的事 1.四十天向門徒顯現 2.升天 3.門徒聚集禱告 4.五旬節聖灵降臨 二、彼得的呼召 1.悔改 2.受洗 3.領受聖灵 三、基 督徒 的 團契生活 1.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 2.彼此交接 3.擘餅 4.祈禱 5.愛筵 6.讚美神 7.接待新人 四、要常常參加聚會

Tuesday, March 12, 2013

約翰牛頓(John Newton 1725-1807

奇異恩典作詞者約翰牛頓(John Newton 1725-1807) 生于英國倫敦。 父親西班牙人,從事航業;母親英國人,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因渴望兒子能受良好教育為牧師,時常為此祈禱。 約翰自幼隨母熟誦經文及聖詩。不幸在他七歲時,母親病逝,而她的禱告在三十年後才蒙應允。  母親去世後,約翰上了兩年學,因寄宿生 活嚴謹而輟。11歲時隨父親上船過著航海的生活,繼而被徵兵,逃役又被捕回。 退伍後,在販賣奴隸船上工作,經常在非洲一帶販賣黑奴。 他足跡遍四海,道德日益墮落,不久染上了水手們放蕩的生活習慣,吃喝嫖賭,奸詐欺騙,無所不為。 日後因鬧事,反在非洲作奴隸之僕,過了幾年非人的生活,幸而他在英倫的父親聽到這消息後,就差人前往營救。 1748年春,從非洲返英的途中,遇到強烈風暴,船險沉沒,他在怒濤中,向神呼求: 「神啊!求你救我安抵港口,我將永作你的奴僕。」最後他平安脫險。 從此以後,他把自己獻給上帝。 在漫長的航程中,讀到肯培斯(Thomas Kempis)的「遵主聖範」(The Imitation of Christ),心受感動,矢志悔改。  牛頓說:「只有上帝的恩典,才可能而且可以接受像他這樣一個無理、褻瀆、又做過奴隸交易的人,並使他轉變成為神的孩子。」所以,他才在「奇異恩典」歌詞中寫出「我曾迷失,如今尋回;我曾盲目,今得看見」(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 I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1754年,他與妻子定居利物浦,以從事觀潮員為生,並隨衛斯理兄弟研讀拉丁文及希伯來文聖經,偶而也證道。 1764年他由聖公會按立為牧師。 他在餘生中竭力反對蓄奴。 「奇異恩典」是他重生的經驗。 他一直為教會工作,到82歲才退休, 當時他說:我記憶力衰退,但我記得兩件事,即我是大罪人,基督是大救主。」 在他離世前,他為自己寫下了墓誌銘: 「約翰牛頓牧師,從前是位犯罪作惡、不信上帝的人,曾在非洲作奴隸之僕, 但藉著救主耶穌基督的豐盛憐憫,得蒙保守、復建並赦免,指派宣傳福音的事工。」 約翰牛頓從一個身歷萬劫,遭遇絕境的落難人,轉變為一個博貫群經,榮神益人,蒙主重用的鼎鼎大名宗教領袖,正是「奇異恩典」最好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