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1, 2011

紐約雙塔轟然倒塌後的10年

2001年9月11日這一天,改變了美國,也改變了世界。回顧10年歷程,美國乃至全球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這是“疲憊的10年”。“9‧11”事件打開了美國的“復仇之劍”,美國從此踏上“不歸之路”。 10年來,恐怖襲擊此消彼長。 “美國式”反恐, 看似一路凱歌,實則擊而不退。反恐與恐怖之戰,恰似“大象與地鼠”之鬥—— 看似力大無比、難以撼動的大象,實則步伐蹣跚、反應遲緩; 看似劣勢明顯、渺小虛弱的地鼠,實則嗅覺敏銳、來影無蹤。 結果就是,美國“大象”疲憊,美國民眾深患“反恐疲勞症”。“10年追殺”迷局並未破解,沒有人知道哪裏是恐怖襲擊的下一個戰場。 這是“分裂的10年”。“9‧11”發生後,美國人凝聚成了一股繩,團結體現在文化、經濟、政壇等各個層面。 阿富汗戰爭讓前總統小布什的支持率一度高達90%。 但隨著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深陷泥潭,美國社會、政壇開始分裂。 原本競選籌碼的“反恐”大旗,成為共和黨甩不掉的包袱,美國社會日趨分化。 這是“糾結的10年”。10年戰爭所收獲的,似乎不是盼望的和平與民主。 為了反恐,安全一度超越自由、超越尊嚴。 曾幾何時,一位5歲小女孩被安檢人員的貼身檢查嚇哭,輪椅上90歲老嫗被迫脫下老年尿布。 追憶10年,美國如今糾結的是:為3000人復仇,代價是再付出6000名美兵生命,到底是否值得? 10年反恐是捍衛還是動搖了美國引以為傲的“人權、自由、民主”的基石? 這是“噩夢的10年”。回首10年,兩場戰爭造成的血淋淋的死亡數字,不得不讓人觸目驚心。 據美國學者最保守估計,美軍反恐戰爭總共造成22.5萬人的死亡,其中大多數是平民。 10年來,兩場戰爭毀掉了“一代人的童年”,誰該為這些長大成人、失去親人、失去和平的年輕人負責? 美國所播種下的,到底是民主和平?還是新仇恨之源?(毛玉西) 重兵把守世貿遺址   9月10日早晨,記者來到世貿中心遺址外圍。 作為10周年紀念的重要地點,世貿中心的“9‧11”紀念館9月11日開放當天只針對遇難者家屬開放, 家屬需要持有身份證件和政府發放的邀請函才能進入,一函只準一人入內,不少非遇難者直係親屬的家人也都無法進入紀念館哀悼。 紐約警方還將于“9‧11”十周年紀念日期間封鎖世貿中心遺址及其附近幾個街區,遺址附近的高樓樓頂上將布置狙擊手。   除了遺址附近被“冰封”,紐約警方還決定在地鐵加派警員進行巡邏, 因為紐約地鐵一直被認為是最易受到攻擊的潛在目標。 這幾日,在一些多條地鐵線路交會的站點,記者都看到有警員在入口處巡邏。   9月2日,記者在前往世貿中心遺址附近一幢大樓採訪時,在進入時被門衛要求登記姓名、所屬單位和入內時間。 門衛表示,在“9‧11”恐怖事件發生之前,“哪裏會有人管你?只管進去就是了”,但是現在,他們必須提高警惕,盯緊每一位陌生的訪客。   紀念館明天開放   雖然“9‧11”紀念館要等到9月12日才能正式向公眾開放 (9月11日當天只對遇難者家屬開放),但這幾天前往世貿中心遺址附近的遊客明顯增多。 人們必到之地包括位于世貿中心遺址西南側的“悼念WTC遊客中心”和紐約消防局Engine10/Ladder10消防隊的外圍。   展出遺物   記者在“悼念WTC遊客中心”門外看到,許多遊客在排隊等待入內參觀。 這是一個由遇難消防員家屬自發創建的展覽館,裏面除了播放一些有關“9‧11”的宣傳片以外, 還展出許多遇難者的生前照片和遺物,這些全都是遇難者家屬自願送至此處展覽的。 例如,救人英雄曾喆此前留在家中的急救包就被其母岑嬌嫻送到了這個遊客中心裏。 在這裏,遊客可以看到世貿中心的鋼筋殘骸、遇難消防員的安全帽、遇難者生前穿的皮鞋等等。 所有參觀者都肅穆而專注,靜靜地看著錄像和展品,沒有人說話,更沒有人聊天或者嬉笑。   美國媒體 高度聚焦   除了在紐約世貿遺址及五角大樓舉行的悼念活動外,美國白宮日前已經決定將低調處理“9‧11”事件十周年紀念事宜。 但是,美國民間及媒體都在以各種展覽、紀錄片、係列片等多種形式紀念“9‧11”事件十周年。   記者剛剛到達美國就注意到, 包括NBC、ABC在內的美國廣播電視媒體開始對“9‧11”十周年進行專題報道,邀請受害者家屬到演播室專訪。   《時代》周刊最近一個月內有兩期的封面報道都跟“9‧11”有關, 8月29日出版的《時代》周刊講述了5名從阿富汗或伊拉克戰場返回的老兵如何過上新生活的故事, 9月19日(提前出版)則以《超越‘9‧11’》為題,用整本雜志的篇幅進行回顧和反思。 《新聞周刊》以《恢復力》為題,對反恐、國土安全、“9‧11”英雄的故事等進行深度報道。 《紐約時報》則每天都會推出與“9‧11”相關的專題報道。 安保工作外松內緊   記者一行從美國西岸的洛杉磯入境,歷經兩次美國內陸轉機到達華盛頓。 在機場入境和登機安檢的時候,記者發現,檢查確實嚴格,但現場氣氛並不像想象中緊張,一切都有序進行。   安檢“區別對待”   自2004年起,美國政府規定,凡年齡介于14歲到80歲的美國簽證申請人都必須在申請簽證時留下指紋, 同時在持簽證入境時接受兩手食指指紋掃描及數字拍照,供檢查證照的關員核對。 2007年美國國土安全部又將兩手食指指紋擴大為雙手十指的掃描。   記者在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領取簽證時,也毫無例外地進行了十指掃描。 不過在入境美國時,海關官員在問完記者相關問題後,只核對了記者左手的指紋,就拍照放行了。 但是排在記者前面的一位膚色較深的中東籍男子卻連續三次被叫去回答問題,卻又三次被遣回入境隊伍旁邊等候。 對于這樣的“區別對待”,記者詢問海關人員後得到的回答是:這個人背景比較可疑,需要謹慎處理。 在記者離開美國海關時,該名男子仍然未獲入境許可。   措施有所放松   在到美國前,記者了解到,登機前安檢時,每個人都需要經過身體掃描機進行透視掃描。 但是,到達美國機場後,經記者觀察,極少有乘客“享受”到這一“待遇”。 至于記者隨身攜帶的行李,只需過一次X光掃描機器,這看起來比一些歐洲國家要求每一個皮包都必須開箱檢查的規定還要松一些。   對于這些看似不甚嚴格的檢查,明尼安納波利斯機場的安保人員表示,他們引進了許多新的安檢設備, 因此檢查雖然嚴格了,但並不會給旅客造成太多不便。 而美國前副國務卿理查德‧阿米蒂奇和紐約市一名警察對記者給出的答案則有些相似,“安保部門知道自己需要密切關注的是哪些人”, 因此其他普通遊客可能不會感覺到安保跟過去有太多不同。   紐約華埠遭遇“詐彈”   紐約市布魯克林警察局的便衣探員Michael已經在警隊服役超過16年, 他向記者表示,2001年“9‧11”事件發生時,他尚未獲得晉升,仍然是需著制服的警員, 為了應對這場令人震驚的自殺式恐怖襲擊,他和同事們兩三天都沒有合眼、一個月內都沒有回家睡過完整的一覺。 那種可怕的場景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就像昨天剛發生的一樣”。   Michael說,經歷了“9‧11”之後,他需要保持比過去高得多的警覺性。 在過去,他只會關注持槍者,而現在他會對周圍所有的事物、所有的人都保持警覺, 每次到火車上、餐館裏都會先看一看有什麼可疑情況,那些無人認領的背包,則更是疑點中的疑點。   這種警覺性,從他與記者見面時的情形就可見一斑。 我們通過熟人介紹,與Michael約在我們下榻的酒店中見面。 這家酒店就位于Michael的轄區內,但是他進入房間時先是將整個屋子打量了一遍才落座。 我們遞上的水他也沒有喝,直到隨著話題的深入,我們才感覺到他逐漸撤去了戒備心,開始小口小口地喝水, 最後採訪完以後,他才將身上的對講機、佩槍和手銬等展示給我們看。   8月29日,紐約華埠茂比利街靠近哥倫布公園的人行道出現一個黑色拉桿行李箱, 有民眾懷疑箱內有炸彈而報警,最後發現是虛驚一場。 十年後 “回不去的紐約”   8月28日,作為《廣州日報》“9‧11十周年”特派報道組的記者,我登上了前往美國的航班, 這也是我2001年8月27日作為當年暨南大學交流學生抵達紐約闊別10年後,再次抵達紐約。   10年後的這次旅程在一開始就飽經波折,飛往紐約的航班因為颶風“艾琳”而被取消, 我們經由洛杉磯-明尼安納波利斯-華盛頓輾轉前往紐約。   從抵達紐約的那一刻起,我就忍不住回憶起2001年9月9日的那一天, 熱情的美國朋友開車帶我這個20歲交流生遊覽曼哈頓,在經過曼哈頓下城區時,她指了指右邊窗外說: “這就是著名的世貿中心‘雙子塔’。”我好奇地朝窗外仰視那110層高的世貿雙塔,仍然難以看到她的頂端。 朋友還承諾說下周再帶我們去實地爬世貿的頂樓。   但就在兩天後,雙子塔在全世界的眼中轟然倒塌了。 那揚起的黑色煙塵蓋住了半邊天空,化學和屍臭混雜的氣味在哈德遜河對岸都能聞得到。   與十年前初赴美國的忐忑不同,這次作為一名記者的我卻顯得有些心急,急著想去看看: 闊別了10年的紐約是否還是老樣子?3000多個破碎家庭的傷痛是否已經愈合? 壓在美國人心頭的那股陰霾是否已經散去?   在曼哈頓,在布魯克林,在皇後區……我慢慢地聆聽,仔細地記錄,用心去感受。 這個大都市表面上似乎已經恢復了平靜,就連不少遇難者家屬都可以平靜地跟我聊起10年前的那場浩劫。 但我分明能觸摸到他們內心深處的那份敏感和脆弱。我發現紐約已經回不去了,美國已經回不去了。   而我也回不去10年前那個滿懷新奇,還帶些莫名恐懼的20歲的大學生了。 我人生中最好的10年竟然頭尾都身處紐約。十年,我從一個年輕大學生成長為一個日趨成熟的媒體人, 10年後的我站在熙熙攘攘的曼哈頓街頭,感覺恍如隔世。   我再次抬頭仰望那已沒有雙子塔矗立的天際, 低下頭默默祈禱逝去的生命得到安息、祈盼這世界充滿愛、充滿和平。(彭玉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