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31, 2011

monuments墓誌銘

墓誌銘

Dr. Brackett巴克脫一生奉獻給病人,

結婚日因為替一墨西哥婦女接生被未婚妻取消婚禮.
從此未婚,七十歲去世.
當地居民無法決定何種紀念碑,
一墨西哥婦女決定用診所招牌「Office Upstairs」作墓誌銘.

海明威(l899~1961)的墓誌銘十分簡短、寓哀於諧:「恕我不起來了!」

蕭伯納(1856~1950)視死亡如同葉落歸根一樣自然。墓碑上風趣地寫道:
「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還是一定會發生。」

莎士比亞(1564~1616年)墓碑上刻著他臨終前自撰的四行詩體墓誌銘:   
看在耶穌的份上,好朋友,    
切莫挖掘這黃土下的靈柩;    
讓我安息者得上帝祝福,    
遷我屍骨者定遭亡靈詛咒。

伏爾泰(1694~1778)的墓碑上鐫刻著這樣的讚美:
「詩人、歷史學家、哲學家,他拓展了人類精神,並且使之懂得它應當是自由的。」

盧梭(1712~1778)墓碑上刻的是他自己撰的碑文:
「睡在這裡的是一個愛自然和真理的人。」

貝多芬(1770~1827)的墓誌銘:
「他總是以他自己的一顆人類的善心對待所有的人。」

蕭邦(1810~1849)寫的墓誌銘是:
「至愛所在,心之所在。」

馬克·吐溫
(1835~1910)的墓誌銘:
「他觀察著世態的變化,但講述的卻是人間的真理。」

阿里斯托芬(西元前468~385)的墓誌銘出自哲學家柏拉圖之手:
「美樂女神要尋找一所不朽的宮殿,
終於在阿里斯托芬的靈府發現。」

普希金(1799~1837)的墓誌銘:
「這兒安葬著普希金和他年輕的繆斯,愛情和懶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
他沒有做過什麼善事,可在心靈上,卻實實在在是個好人。」

葉慈(1865~1939)的墓誌銘是他去世前夕寫的一首詩的最後一句:
「對人生,對死亡,給予冷然之一瞥,騎士馳過。」

雪萊(1792~1822)的墓誌銘是莎士比亞《暴風雪》中的詩句:
「他並沒有消失什麼,不過感受了一次海水的變幻,成了富麗珍奇的瑰寶。」

佛蘭克林(1706~1790)臨終前囑咐,在他的墓碑上只寫:「印刷工人本傑明·佛蘭克林」。
據說他另一個墓誌銘是
「從蒼天處取得閃電,從暴君處取得民權。」

麥克勞林(1698~1746)的墓碑上鐫刻著「承蒙牛頓推薦。」,
深表他對發現和培養他的「伯樂」牛頓的無限敬仰和衷心愛戴之情。

德國數學家魯道夫(1540~1610)花了畢生的精力,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後35位,
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圓周率數值。在他的墓碑上就刻著:
「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牛頓(1642~1727)臨終前囑咐,只在墓碑上寫:「以撒·牛頓,一個海邊拾貝殼的孩童」。然而人們為他鐫刻了這樣的墓誌銘:「這兒安睡著伊薩克·牛頓爵士。他以超乎常人的智力,用他所發明的數學方式,第一個證明了行星的運動和圖像,彗星的軌道和大海的潮汐;他研究了各種不同的光線,以及由此所產生的顏色的性質,而這些都是別人連想都沒想到的;對於自然、歷史和聖經,他是一個勤奮、敏銳而忠實的銓釋者。他用他的哲學證明了上帝的威嚴;他渡過了新教徒式的簡樸的一生。所有活著的人都為有他這樣一位偉人而感到幸福。」

中國數學家陳景潤(1933~1996)紀念碑的外形為阿拉伯數字「1」與「2」疊加在一起,象徵著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所取得的(1+2)的重大突破;在底座的黑色臥碑上鐫刻著被國際數學界命名的「陳氏定理」。

拳擊運動員被對方擊倒後,
裁判便開始“數秒”,如從“1-to 8”還站不起來,就判其失敗。
Jim Watt 蘇格蘭輕量拳擊1979冠軍墓誌銘:
你愛數多少便數多少吧, 這次我是不起來了.

瑪麗蓮·夢露(1926~1962)的墓誌銘是:
「37,22,35,R.I.P」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