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9, 2011

宇宙無須創造主嗎

宇宙無須創造主嗎?

伍煒國

去年九月,霍金(Stephen Hawking)和馬羅丁納(Leonard Mlodinow)發表了《偉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一書(註一),在科學和宗教界激起了討論的漣漪。

霍金是科學界的偶像派紅人,常常見報。前不久他的驚世言論就獲媒體頭條新聞報導。僅舉以下兩個例子:美國廣播公司新聞(ABC News)報導:「最著名的科學家宣稱:『科學使上帝變成不必要!』」《今日美國》日報(USA Today)報導:「霍金說:『宇宙出自虛無,不是上帝創造。』」(註二、三)

基督徒相信上帝創造天地,當然也有迴響。有人說霍金不合邏輯,但是霍、馬二人花了一百八十一頁紙發表的言論,豈能一句話就輕易打發過去呢?為了讓讀者了解一二,我在此詳細剖析他們的言論:(註四a)

一、愛因斯坦夢想中的理論(Einstein’s Dream Theory)

愛因斯坦在世最後的三十年中,一直追求發展統一場論(Unified Field Theory),但是沒有成功。自此,很多著名物理學家都做著同一個美夢。霍、馬二人宣稱:M論(詳見下文第三項)就是愛因斯坦夢寐以求的學說。(註四b)

為要了解愛因斯坦的夢,不能不提牛頓(IsaacNewton)和麥克斯韋(James Maxwell),這兩個人與愛因斯坦是物理界公認的三大泰斗。三位都曾在統一論上有所突破,也都相信上帝。牛頓和麥克斯韋是基督徒,愛因斯坦相信上帝超越物質世界而存在。

牛頓的突破是,他把天體和地上的現象連接起來。舉例說,我們看見蘋果掉在地上、潮汐漲退、星球運轉,這些事好像毫不相干,怎麼能想到彼此有相互關係呢?但牛頓想到了,並且發現了運動定律(Laws of Motion)和萬有引力定律(Law of Gravity)。他找到了連結天地的虛線,他的發現對世界影響深遠。直到今天,三個世紀以後,我們仍能利用牛頓定律探索太空,以及作無數高科技和生活上的用途。

麥克斯韋研究不同領域,他研究電、磁和光。他與法拉第(Michael Faraday)驗證閃電與磁鐵的相互關係,證明兩者都受同一套定律所管轄。今天,從我們熟悉的收音機,到上海的磁懸浮子彈火車,都離不開麥克斯韋著名的統一方程式(Maxwell’sEquations)。但他有一個很大遺憾就是,雖然他高瞻遠矚,認為光也應該包括在其中,卻因英年早逝,四十八歲就撒手塵寰,無法實現夢想。

四十幾年後,愛因斯坦接下了這個火炬,完成了麥克斯韋的統一論。愛氏的狹義相對論(Special Relativity)成功地闡述電磁(EM)和光的相互關係。愛氏研究相對論時,更發現當物體在高速下運行時,牛頓的定律有所不足,於是又發明了廣義相對論(General Relativity),闡釋萬有引力在時空幾何中的運作。他下一步的夢想是求證電磁和萬有引力的相互關係。就在這時,量子物理學問世了,對愛因斯坦的美夢帶來了新的挑戰。自愛氏死後,他的美夢便成了物理界追逐的「聖杯」。

二、自然界的基本力量:萬有引力、電磁力,與核力(強與弱)

科學家對於原子和亞原子的研究,在二十世紀突飛猛進。一個新理論誕生了,稱為量子(quantum)物理。量子物理很能解釋微觀世界的物理現象。第一個提出量子概念的人是普朗克(Max Planck),他用它來解釋某些輻射現象(註五)。愛因斯坦認為普朗克還不夠大膽,隨即將普氏的思想延伸到光波(註六),提供光粒子的概念,就是今天眾所熟知的光子(photon)。

接下來幾十年, 科學家發現更多亞原子粒,並根據其中量子的性質,廣義地分成兩大類(註七)。第一類是玻色子(Bosons),第二類是費米(Fermions)。玻色子傳送能力;費米子是物質粒子(即霍、馬二人在書中常提到的「力粒子」和「物質粒子」)。兩者在追求愛因斯坦的夢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後來,科學家研究亞原子時,發現兩種新力量,一是強核力,二是弱核力。這些發現,使愛因斯坦的夢想遇到更大挑戰。強核力是將粒子(如質子和中子)牢牢黏住的力量;弱核力是放射性原子核或自由中子衰變的短程力,例如用於測量年代的碳十四。

科學家認識了自然界的四大力量( 萬有引力, 電磁力, 強、弱核力) 後, 便繼續追求愛因斯坦的夢想。到了一九七○ 年代, 格拉肖(Sheldon Glashow)、薩拉姆(Abdul Salam)和溫伯格(Steven Weinberg)三人分別有重大突破,提出電磁和弱核力的統一論。霍、馬二人在書中特別提到這些進展(參該書第一○九頁),並指出他們一九七九年獲諾貝爾獎。耐人尋味的地方是,霍、馬書中只提到兩人,格拉肖的名字都被抹煞了。這是否與格氏大力反對M論有關呢?

後來物理學家發現了點對點標準模式,雖然不能全面證實統一論,卻也納入了強核力。(註八)

三、萬有論(Theory of Everything—TOE)

在求證愛因斯坦之夢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空泛的學說,譏評者稱之為「萬有論」;後來大家乾脆採用「萬有論」一詞來代表眾所追逐的終極理論。

到了一九七○年代,物理學家中開始有人提出弦論(String Theory)概念(註九),進一步研究自然界最小單元。這個學說,在隨後三十年中,經不斷修正產生了超弦論;後來發展為整個系列,稱為M論(M-theory),是「萬有論」的代表作。

提倡M論的主要人物是維敦(Edward Witten)(註十),他以M字代表振動膜(membrane);但後來M的涵義廣泛化了,他沒有提供另一詞彙作代表。

弦論、超弦論、M論都沒獲物理學界一致支持。格拉肖更痛批這套學說(註十一)。他很認真,當哈佛大學宣佈支持研究弦論時,他為了表示強烈抗議,竟然放棄他的哈佛終生教職。他說,這些理論並未經實驗和觀察證明,而且因為研究的東西無窮小,可能永遠無法證明。他把這些學說視作數學和哲學的分支,類似符號邏輯。以他的看法,超弦論與M論絕不是實現愛因斯坦之夢的正途。

可是霍、馬二人卻對這套學說信心十足,甚至宣稱這就是愛因斯坦夢寐以求的理論——只待實驗證明而已。

四、物理學與形而上學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曾將邏輯、物理和形而上學分開(註十二)。形而上學Metaphysics)原意是超物理;但是物理學家有時會跨界,進入形而上學的範圍,這時,物理學家們就看法不同了。四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愛因斯坦和薛定鍔(Schroedinger)、波爾(Bohr)和海森堡(Heisenberg),就曾因為這個緣故分成兩個陣營。愛、薛陣營堅持現實必須客觀,不應該受觀察方法影響而變化莫測。愛氏說:「上帝不會在宇宙中擲骰子。」波爾卻反駁說:「愛因斯坦,你不必指示上帝怎麼做。」(註十三)

霍、馬的看法與波、海氏同出一轍。M論都還未獲證實,他們就視之如金科玉律。

當然,霍、馬二人也有知音。諾貝爾獎得主格魯斯(David Gross)也是弦論學者;但他坦承,物理學家對弦論至今仍不甚了解,只是剛起步探索而已。溫伯格對弦論的看法中立。他認為也許弦論將來在某種程度上會有所作為,但目前來說,超弦論有兩大失望,一是無法解釋能觀察到的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難題,二是無法以實驗證明。(註十四)

與霍金齊名的潘洛斯(Roger Penrose)也反對M論。他批評霍、馬的書是形而上學。他說:「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有保留的原因,是它將物理現象主觀化了。愛氏認為這是不能接受的;我也認為不能接受。他們在書中所持觀點是『實況繫於理論』(theorydependentrealism),雖也列舉了客觀現實,卻又按不同的學說觀點,使現實以不同形式出現。結果是兩頭都不到岸,可能得出黑洞與白洞等值的結論。」(註十五)

簡單來說,霍、馬二人已越過物理學的邊界,走進形而上學的版圖。他們的學說有些並未獲證實;有些永不能獲證實。

五、上帝與創造

自從亞里斯多德發表了形而上學以後,西方思想界一直有論證宇宙第一因的觀念。如:宇宙是怎樣產生的?誰形成宇宙?在過去幾個世紀,伽利略、牛頓、麥克斯韋等偉大科學家都直接承認了相信上帝、相信宇宙由上帝創造。一直到了二十世紀,人們才覺得信仰屬形而上學問題,科學界大可不理(生物界算是例外,因為在第一因問題上,進化論帶來了激辯)。科學家信有神或信無神,那是他們的事,與科學無關;但大爆炸論改變了整個局勢。科學家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發現了宇宙背景輻射,因而支持大爆炸論。這時,科學界突然面對「宇宙起源」的問題,於是有些著名基督教和猶太教科學家,把宇宙的起源與上帝一起討論,當中包括諾貝爾得獎者湯斯(Charles Townes)、菲利普斯(William D. Phillips)和彭齊亞斯(Arno Penzias),後者是發現宇宙背景輻射的科學家之一。(註十六、十七)

關於大爆炸論帶來的形而上學果效,天文物理學家賈斯特羅(Robert Jastrow)曾生動並幽默地打比方說:「對一個篤信理智至上的科學家來說,故事的結局是一場噩夢。他爬過了『無知嶺』,繼續攀爬高峰,就在他登上最後一塊大石上時,居然看到一群神學家前來歡迎他,原來他們在那裡已等了幾個世紀。」(註十八)

回到霍、馬的書,他們也想探討宇宙起源,但顯然不滿意「上帝創造宇宙」這個簡單答案;於是他們從不同方向炮轟創造論。首先,從邏輯觀點,他們說:「把上帝抬出來等於逃避,沒面對問題,因為接踵而來的問題是:誰創造了上帝。」接著,他們訴諸理智,說:「各種宗教的創造神話毫無意義。」然後,轉到感情,他們對於天主教曾干涉科學,大表反感。最後,他們擔心美國教育界會受智慧設計論(intelligent design)影響。

總括來說,他們顯然想提出一套無神論宣言。據《今日美國》報導,馬氏說:「我們不是說沒有上帝,只是說不須以上帝解釋宇宙。」這話聽來兩邊討好,但也說到了關鍵:就算萬有引力能解釋宇宙,他們也無法回答終極的問題,及誰(或甚麼)創造萬有引力與眾多宇宙。

霍、馬二人以甚麼支持他們的說法呢?他們把賭注盡全押在M論上;可惜M論是對是錯,未獲得證實。二○○九年初,曾有人問美國太空總署的天文物理學家李維奧(Mario Livio),甚麼時候能證明超弦論時,他笑著回答:「很久!很久!」(註十九)

退一萬步來說,假使有一天M論被證實呢,那又如何?霍、馬就會說,穹蒼包含了無數宇宙,多到甚麼程度呢?10500(一後面有五百個零)。宇宙的數目多到要以兆兆⋯⋯兆來計算。霍、馬的學說是,萬有引力創造了無數宇宙,其中有些就像我們所居住的宇宙。但誰造萬有引力呢?二人認為沒必要回答,因為他們相信宇宙自有永有。

結論

霍、馬的書說服力如何?是否不須要上帝,也能解釋宇宙?那得看讀者願否隨霍、馬二人跳進無底的信心深淵了;至於我,則寧可腳踏實地,謙卑信靠上帝。因為信他們的學說,要有比信上帝還大的信心呢!

老實說,人的頭腦不是無限,很多偉大科學家都謙卑承認這點。比方說,數學的對稱優美,在自然科學界中就曾引起不斷討論。伽利略第一個說,上帝是數學家(註二十),他稱數學是研究和描述大自然的語言。後來幾個世紀,科學家仍在討論究竟數學是被發現,抑或被發明。言外之意是,如果大自然是從設計而來,科學家的工作是發掘數學設計程式;若大自然是碰巧形成,科學家便須要從隨機中發明優雅對稱的數學模式。諾貝爾物理學得獎者維格納(Eugene Wigner)對此曾非常謙虛地說:「數學語言讓我們恰到好處地發展物理定律,是一個神蹟,是奇妙的恩賜,不是我們所能理解及配得的。」(註廿一)請留意,他用「神蹟」與「恩賜」二詞,無疑是挑戰霍、馬的學說。維格納承認,我們不能了解科學上好些「為甚麼」,那就別碰它們。

愛因斯坦面對上帝與創造的議題時,也持同樣謙虛態度。他說:「我不是無神論者,也不敢自稱泛神論者。這問題牽涉太廣,超出我們有限的思維能力。我們不過像一個小孩,走進一座龐大的圖書館,看到琳瑯滿目的書,用不同文字寫成。小孩知道,這些書必有作者,只是他不知道它們怎麼寫成,也看不懂那些文字。他能隱約猜到,這些書這樣排列,必有其中的奧秘和秩序,他無法了解詳情。在我看來,即使最聰明的人,對上帝也只能持這種態度。我們看到宇宙秩序井然奇妙,又循著某些定律運作;但我們對於這些定律,只是依稀了解。」(註廿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